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生熟地黄丸

生熟地黄丸

①《丹溪心法》卷四方。生地黄熟地黄玄参石斛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治眉眶痛。②《审视瑶函》卷五方。川牛膝(酒制)、石斛、枳壳防风各六两,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半,杏仁羌活各四两,菊花一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黑豆三升,炒令烟尽为度,淬好酒六升,每用半盏,食前送下,或蒺藜煎汤送下。治肝虚目暗,膜入水轮,眼见黑花如豆,或见如蝇虫飞,或视物不明,混睛冷泪,翳膜遮睛。

猜你喜欢

  • 老鹳嘴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老鹳草之别名,详该条。

  • 阴痔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坤宁集》:“凡九窍有肉突出,皆名为痔。妇人阴中突肉,名阴痔。”相当于子宫脱垂、子宫粘膜下肌瘤等。有因肝郁或湿热者,阴户流黄水,宜解郁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或丹栀逍遥散;有

  • 有过

    即有病。《素问·脉要精微论》:“故乃可诊有过之脉。”《灵枢·经脉》:“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 樗木叶

    出《新修本草》。即樗叶,详该条。

  • 俞子木

    【介绍】:见俞桥条。

  • 阳风

    出《灵枢·论勇》。指夏季阳热的气候。

  • 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

    以感觉异常为表现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以疼痛为主者称“循经性疼痛”;以其它异常感觉如麻、冷、热、痒、酸胀、蚁走样、吹风样或流水样感为主者称“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疼痛和循经性异感,均属自发性循经感觉病

  • 颊车

    ①经穴名,代号sT6。出《灵枢·经脉》。别名曲牙,机关、鬼床、齿牙。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附着部,用力咬牙时,当咬肌隆起处是穴。(《针灸甲乙经》)。一说在“耳后坠下三分”(《扁

  • 产后血瘕

    病名。《经效产宝》:“产后瘀血,与气相搏,名曰瘕。谓其痛而无定处,此因夙有风冷而成,轻则否涩,重则不通。”《校注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前症(指产后血瘕)乃寒邪乘客,气血壅结,此因气病而血病也。常补养

  • 铜中毒

    病名。因大量吸入铜粉尘及烟雾,或服用过量铜盐中毒。症见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口腔粘膜蓝染,口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呕吐物及排泄物呈蓝色或绿色,或更见呕血,黑粪。严重者,次日发热,心动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