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陈氏秘传》。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眼科病证。《证治准绳·杂病》:“谓视日与灯烛皆生红晕也,……皆是实火阳邪发越于上之害,诸络必有滞涩,轻者晕小而淡,重者晕大而浓。”多见于绿风内障或眵泪粘稠之外障眼病。参见目晕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藓皮之别名,详该条。
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肾阴亏虚,水不制火,出现阴火上升的证候。表现为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或目赤、口舌生疮,舌质嫩红,脉细数等。治宜滋阴降火、补虚清热。
①病名。指伤寒少阳病而见头痛者。见《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②证名。指头痛而在少阳经脉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参见头痛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莱菔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