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蛇腹疔。证治见指疗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由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血脉而成。生于胫部,足腕处,患部痒痛相兼,破流黄水,甚则焮肿,疮面有钻眼,缠绵难愈。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伴发寒热。治宜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外
见《难经·十七难》。即妄言。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人对练,同取弓步,双方虎口相交叉,轮流进行推拉。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背俞二穴。”王冰注:“大杼穴也。”
见《兰台轨范》卷一。即四磨汤,见该条。
病名。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诸漏皆有脓汁,此漏独以脓为名者,是诸疮久不瘥成漏,而重为热毒气停积生脓常不绝,故谓之脓漏也。”②《外科启玄》卷十二:“脓漏其根在胆,因不遂志而得之。”属瘰疬之类,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