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瘰丸

消瘰丸

医学心悟》卷四:消瘰丸

药方名称消瘰丸

别名消疠丸(《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元参(蒸)牡蛎(煅,醋研)贝母(去心,蒸)各120克

制法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化痰散结。治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

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下,日二服。

备注本方所治瘰疠,是由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而成。方中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牡蛎软坚散结;贝母清热化痰。三药合用,可使阴复热除,痰化结散,使瘰疠自消。亦可用于痰核,瘿瘤属痰火结聚者。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消瘰丸

药方名称消瘰丸

处方牡蛎(煅)300克 生黄耆12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 朱血竭30克 生明乳香30克 生明没药30克龙胆草60克玄参90克浙贝母60克

制法上药十味,共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健脾清肝,通气活血。治肝胆椰火与痰涎凝结而成之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海带15克,洗净切丝,煎汤送下,日再服。

备注此方重用牡蛎海带以消痰软坚,为治瘰疬之主药。恐脾胃弱者,久服有碍,故用黄耆三棱莪术以开胃健脾,使脾胃强壮,自能运化药力,以达病所。且此证之根在于肝胆,而三棱莪术善理肝胆之郁。此证之成,坚如铁石,三棱莪术善开至坚之结。又佐以血竭乳香没药,以通气活血,使气血毫无滞碍,瘰疬自易消散也。而犹恐少阳之火炽盛,加胆草直入肝胆以泻之,玄参、贝母清肃肺金以镇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猜你喜欢

  • 清化汤

    药方名称清化汤处方半夏茯苓陈皮神曲山楂籽麦芽黄连(姜汁炒)青皮香附子山栀子功能主治治妊娠饮食停滞,胸腹饱闷,呕吐恶心。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一

  • 升麻顺气汤

    药方名称升麻顺气汤处方升麻1.4克葛根防风白芷黄耆人参各3克白芍药1.8克甘草苍术各1.5克功能主治治忧思过度,饮食失节,面色黧黑,心悬如饥,不欲饮食,气短而促。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医

  • 茅煎汤

    药方名称茅煎汤处方柴胡(去苗,净洗,焙干)1两,甘草1分。功能主治小儿黄疸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白茅根少许,同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 八味清心沉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清心沉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清心沉香散处方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 紫檀香90g红花90g 肉豆蔻60g天竺黄60g 北沙参60g来源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浅棕红色的粉末;气香,

  • 鹅掌风膏

    药方名称鹅掌风膏处方凤仙花(连根花叶,晒干)4两,苍耳草(用嫩头)4两,血余3两,鹿角屑(生刮)2两,络石2两,虎骨2两,百部2两,茜草2两,翦草2两,人指甲5钱,穿山甲1两,羌活1两,龙骨1两,麻黄

  • 乘山丸

    药方名称乘山丸处方大嘴鸟(去嘴爪黑霜)、苦参、藜芦、木香、马钱、杨梅皮、黄柏(霜)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五疳。用法用量听用。摘录《续名家方选》

  • 参香八珍膏

    药方名称参香八珍膏处方丹参(去头尾,酒洗熏熟)4两,四制香附4两,熟地3两,炙黄耆3两,白芍(酒炒)3两,蒸熟白术3两,白归身(酒炒)3两,茯苓3两。制法上8味熬膏。功能主治调经。主用法用量每用3钱,

  • 疮科流气饮

    药方名称疮科流气饮处方人参厚朴(姜制)桔梗防风紫苏黄耆(盐水炒)枳壳(麸炒)当归;白芍(酒炒)肉桂乌药甘草各3克川芎南木香白芷槟榔各2克生姜1片功能主治行气解郁,祛湿化痰。主七情郁结,湿痰凝滞肌肉,发

  • 葱蒲膏

    药方名称葱蒲膏处方葱白1握,蒲公英5两,豉1合。制法上捣烂。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贴之,用醋面纸封,贴3-5度。头出即愈。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

  • 参胡三白汤

    《伤寒全生集》卷四:参胡三白汤药方名称参胡三白汤处方人参、白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功能主治伤寒过经不解,人弱脉虚,不可下者。汗下后,虚微少气,发热,口燥。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心烦不安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