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浑身麻木

浑身麻木

证名。指自觉全身肢体麻木不适感。多由气血不充,卫气不行,或痰湿,或气郁血瘀所致。《兰室秘藏》卷二:“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可用神效黄芪汤等。《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有浑身麻木者,宜八仙汤五积散。……因瘀血麻木者,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甘草有身麻生疙瘩者,宜散滞汤;有因气麻木者,宜开结舒筋汤。”如湿痰者,或走注如核,肿起有形色白,宜化痰利湿,用二陈汤加苍术枳壳黄连厚朴等。因气虚者,宜补气行气,用四君子汤加厚朴、香附等。血虚者,宜养血而生血,如四物汤加生地、红花、枸杞、香附之类。又有因阳气衰弱,湿伏阴分所致者。《张氏医通·麻木》:“东垣治闭眼则浑身麻木,开眼则渐退,久而方止,昼减夜甚,为阳气衰而湿伏阴分也,三痹汤去乌头,加苍术、黄柏。”参见麻木条。

猜你喜欢

  • 滋阴平肝潜阳

    治疗阴虚而肝阳上扰的方法。肝阴虚或肾阴虚均能发生肝阳上扰,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性急易怒、面部烘热、口燥咽干、虚烦不眠,舌质红,脉细弦数等症。滋肝肾之阴,用熟地、枸杞、山茱萸、女贞子、旱连草等;平

  • 暴病

    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急而重的病症,亦可指急性病、新发病。

  • 手骨

    骨名。掌骨和指骨的统称。

  • 吕梦征

    【介绍】:见吕应钟条。

  • 五风丸

    《慎柔五书》卷四方。乌鸡卵(去黄)五枚,吴茱萸三升,黄蜡三两,干漆四两,粳米粉半升。同入锅内,火炼至稠为丸,小豆大,每服一百二十丸,隔宿不食,清晨米饮送下。治肝劳热,令人畏恐不安,眼中赤壅者。

  • 内补黄芪汤

    《证治准绳·疡医》卷二方。黄芪(盐水炙)二钱,熟地黄(酒拌)、人参、茯苓、炙甘草各五分,芍药(炒)、川芎、官桂、远志(去心,炒)、当归(酒拌)各八分,麦门冬(去心)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

  • 天水散

    见《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卷下。即益元散第一方,见益元散条。

  • 集验背疽方

    书名。1卷。宋·李迅撰于1196年。原书已佚,现存本为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者。书中介绍了背疽的主证和兼证的鉴别、诊治及多种经验药方。现有《三三医书》本。

  • 莲子发

    病名。见《仙传外科秘方》卷九。指生于肩、背部之有头疽状似莲蓬者。即蜂窝发。详该条。

  • 挛节

    证名。指骨节拘挛。为骨痹之外证。《素问·逆调论》:“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圣济总录》卷二十:“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骨乃痹而其证内寒也。……外证当挛节,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