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油桐叶

油桐叶

《中药大辞典》:油桐叶

药材名称油桐叶

拼音Yóu Tónɡ Yè

别名桐子树叶(《草木便方》)。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大戟科植物油桐嫩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痈肿,丹毒,臁疮,冻疮,疥癣,烫伤,痢疾。

①《草木便方》:"脚臁胫久烂,烫伤。"

②《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敷烫伤。"

③《重庆草药》:"煅灰撒布,治冻疮皮破出黄水。"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烧灰研末撤。内服:煎汤,0.5~4两。

复方①治痈肿:油桐叶捣烂外敷。(《陕西中草药》)

②治丹毒:鲜油桐叶捣烂,敷患处;或拧取自然汁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③治疥癣:鲜油桐叶捣烂绞汁敷抹。

④治烫伤:鲜油桐叶捣烂绞汁,调冬蜜敷抹患处。

⑤治锈铁钉刺伤脚底:鲜油桐叶和红糖捣烂敷贴。(③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刀伤出血:油桐树嫩叶适量。炕干研末,撒伤处。(《贵州草药》)

⑦治漆疮:油桐叶煎水洗。(《陕西中草药》)

⑧治疔疮:油桶叶(新鲜树叶)适量。捣烂和茶油调涂于疮面上。(《北京中医》3(6):20,1954)

临床应用治疗痢疾、肠炎:取干品加水,文火煎煮两次,药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状,加入地锦粉(过80目筛)拌匀,做成颗粒,干燥后加入硬脂酸镁压片,每片重0.5克(含油桐叶生药约2克)。日服3次,每次4~6片。观察痢疾28例,痊愈21例,好转6例,无效1例;肠炎292例,痊愈252例(86.3%),好转24例(8.2%),无效16例(5.5%)。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油桐叶

药材名称油桐叶

拼音Yóu Tó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Tungoiltree

别名桐子树叶。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Aleurites fordii Hemsl.;A.cordata Muell.Arg.]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油桐小乔木,高达9m。枝粗壮,无毛,皮孔灰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2cm,顶端有2红紫色腺体;叶片革质,卵状心形,长5-15cm,宽3-1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全缘,有时3浅裂,幼叶被诱色短柔毛,后近于无毛,绿色有光泽。花先叶开放,排列于枝端成短圆锥花序;单性,雌雄同株;萼不规则,2-3裂;花瓣5,白色,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雄花具雄蕊8-20,排列成2轮,上端分离,且在花芽中弯曲;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3-6cm。种子具厚壳状种皮。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单叶互生,具长柄,初被毛,后渐脱落;叶片卵形至心形,长8-20cm,宽6-15cm,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楔形,不裂或有时3浅裂,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初时疏生微毛,沿脉较密,后渐脱落,下面有紧贴密生的细毛。气微,味苦、涩。

性味苦;微辛;寒;有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解毒杀虫。主肠炎;痢疾;痈肿;臁疮;疥癣;漆疮;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烧灰研末撒。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脚臁胫久烂,烫伤。

2.《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敷烫伤。

3.《重庆草药》:煅灰撒布,治冻疮皮破出黄水。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斑竹根

    《中药大辞典》:斑竹根药材名称斑竹根拼音Bān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根茎及根。9~10月挖根及根茎,晒干。原形态刚竹(《竹谱详录》),又名:台竹、鬼角竹、钢铁

  • 海鳗头

    药材名称海鳗头拼音Hǎi Mán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鳗科动物海鳗的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采收和储藏:捕后,剁下头,洗净,鲜用。原形态海鳗

  • 海决明

    药材名称海决明拼音Hǎi Jué Mínɡ英文名Black Fovea Snail别名马蹄子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马蹄螺科动物黑凹螺及锈凹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hl

  • 长节耳草

    药材名称长节耳草别名黑头草、小绣球、一扫光来源茜草科长节耳草Hedyotis uncinella Hook. et Arn.[Oldenlandia uncinella (Hook. et Arn.)

  • 鹅脚板

    《全国中草药汇编》:鹅脚板药材名称鹅脚板拼音é Jiǎo Bǎn别名苦爹菜、六月寒、茴芹、八月白、冬青草、羊膳七、白花菜根、白花雷公根。来源伞形科茴芹属植物异叶茴芹Pimpinella di

  • 越西木香

    药材名称越西木香别名越隽木香来源菊科川木香属植物越西木香Vladimiria denticulata Ling、有茎菜木香V. edulis (Franch.) Ling. F. caulescens

  • 柏树叶

    《中药大辞典》:柏树叶药材名称柏树叶拼音Bǎi Shù Yè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枝叶。全年可采,剪取枝叶,阴干。原形态柏木,又名:香柏(《三辅旧事》),香扁柏、垂

  • 金花菜

    药材名称金花菜拼音Jīn Huā Cà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细叶百脉根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2~30厘米。茎丛生,有棱,疏被白色柔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枚,基

  • 白背枫

    药材名称白背枫别名驳骨丹、独叶埔姜、白鱼号、白花洋泡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狭叶醉鱼草Buddleja asiatica Lour.的全株。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利湿

  • 肾炎草

    《中药大辞典》:肾炎草药材名称肾炎草拼音Shèn Yán Cǎo别名杏叶兔耳风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菊科植物倒卵叶兔耳风的全草。夏、秋采收。切碎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