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碥·眩晕》。又称头风眩运。详该条。
渴证之一。①因失血所致的口渴症。《证治要诀·拾遗门》:“诸失血及产妇蓐中渴者,名曰血渴,宜求益血之剂。”可用四物汤、十全大补汤等方。②泛指劳伤元气及失血所致的口渴症。《不居集》卷二十五:“内伤劳役,精
即温补肾阳。用壮阳补火的药物,恢复脾肾阳气的方法。命门火不足,常见五更泄泻、腹痛肠鸣、四肢冷、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用四神丸、右归丸之类。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
见《银海精微》。又名目力。指眼视物的功能,同今之视力。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脾中积。详该条。
见人参考条。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