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籽
药材名称棉籽
拼音Mián Zǐ
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陆地棉(高地棉)G. hirsutum L.的种籽。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辛,热。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暖胃止痛,止血,催乳。用于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乳汁缺乏,胃痛,腰膝无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棉籽
拼音Mián Zǐ
来源锦葵科棉属植物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 L.、树棉(中国棉)G. arboreum L.及陆地棉(高地棉)G. hirsutum L.的种籽。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辛,热。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暖胃止痛,止血,催乳。用于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乳汁缺乏,胃痛,腰膝无力。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大叶白纸扇拼音Dà Yè Bái Zhǐ Shàn别名黐花、大叶靛青、山膏药、惊风草、鸡母樵、铁尺树、白纸扇、臭叶树、合叶通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第二十九卷群芳类载有(黍离)花一名,曰:"(黍
药材名称鲮鱼拼音Línɡ Yú别名雪魿(《纲目拾遗》),魿鱼(姚可成《食物本草》),土铃鱼(《本草求原》)。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鲮鱼的肉。原形态体长、侧扁,腹部圆,
药材名称鹅掌金星草拼音é Zhǎnɡ Jīn Xīnɡ Cǎo别名辟瘟草、鸭脚金星草(《百草镜》),独脚金鸡(《纲目拾遗》),猪蹄叉、鸡脚叉、乌毛丁(《贵州民间方药集》),鸭脚珠、鸭脚掌、三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药材名称四指马鲅拼音Sì Zhǐ Mǎ Bà来源药材基源:四指马鲅,休长,略侧扁。头较小,前端钝,吻短,口大,下位。背鳍Ⅷ-14;臀鳍Ⅲ-15;胸鳍18+4丝状游离鳍条;腹鳍1-5;鳍15-17,侧线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药材名称栲栗叶拼音Kǎo L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chinensis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
《全国中草药汇编》:灯台树药材名称灯台树别名鸭脚树、肥猪叶、大树理肺散、买担别[傣语]来源为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own,以叶或嫩枝入药
《中药大辞典》:豆腐渣药材名称豆腐渣拼音Dòu Fu Zhā别名雪花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制豆腐时,滤去浆汁后所剩下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疮疡肿毒,大便下血。复方①治一切
药材名称和他草拼音Hé Tā Cǎo别名仙人撒网,满地毡(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出处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来源为梧桐科植物蛇婆子的根和茎。秋季采收,割取根和茎,切段晒干。原形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