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枣树皮

枣树皮

《中药大辞典》:枣树皮

药材名称枣树皮

拼音Zǎo Shù Pí

出处《纲目》

来源鼠李科植物树皮,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大枣"条。

药理作用小鼠灌服枣树皮(品种未鉴定)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镇咳作用不明显;但如腹腔注射,则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性味性温,无毒。(《中药通报》2(3):122,1956)

功能主治收敛止泻,祛痰,镇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肠炎,慢性气管炎,目昏不明,烧烫伤,外伤出血。

①《纲目》:"洗目,昏者变明。"

②收敛,止血,去湿。治腹泻,刀伤。(《中药通报》2(3):122,1956)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0.5~1钱。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撒。

复方①治目昏不明:枣树皮、老桑树皮等分。烧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三洗,昏者复明。忌荤、酒、房事。(《纲目》)

②治腹泄:枣树皮一束,炒焦为末。车前子三钱煎汤送下,早晚各服五分,饭前服。(《中药通报》2(3):122,1956)。

③治菌痢、肠炎:老枣树皮,除去泥垢,研成细粉。每次冲服三分,每天三次。(《全展选编·传染病》)

④治刀伤:枣树皮三钱,当归一钱。各炒为极细末,瓶装备用。如遇刀伤,流血不止,以此药粉干撒患处,结痂牢固,不易感染。(《中药通报》2(3):122,1956)

⑤治烧烫伤:枣树皮,烘干研粉,加倍量的50~60%酒精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每100毫升加樟脑5克,蟾酥2.5克。用时喷雾于伤面,或用棉球轻轻擦拭。(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

取老枣树皮洗净晒干研粉,每次冲服3分,每日3次,儿童酌减。大部分患者服药1~3天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腹痛消失,2~6天临床痊愈。初步观察,枣树皮粉不仅有收敛止泻作用,还有类似消炎药或抗菌素的功能。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枣树皮制成提纯枣树片(每片150毫克,相当于生药3克),每次1片,日服2次;或用枣树皮研粉制成生药片,每次1克,日服3次。据3、4月份以后用药的686例的临床观察,近期总有效率为84.6%,其中提纯枣树片组253例,总有效率达92.4%。服药后一般痰量减少,由浓变稀,咳嗽减轻;多数病人食欲增加,睡眠好。服生药片患者多数有口干感,少数有胃脘胀闷、鼻衄、便秘等不良反应。另外,曾用枣树皮提取物与猪胆汁配伍制成复方枣树片,于发病高峰的秋冬期间治疗老年慢性气管炎127例,结果有效率为73.2%,虽较枣树片为低,但与用药时期不同有关。

③治疗感染创面

用枣树皮粉加香油、黄蜡制成软膏外涂。有收敛、消炎、止痛、止痒等作用。经过治疗的创面肉芽新鲜,上皮生长良好。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枣树皮

药材名称枣树皮

拼音Zǎo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Common Jujube, Bark of Chnese Dat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

采收和储藏: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镰刀,从枣树主干上将老皮刮下,晒干。

原形态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m。有长枝、短枝和新枝,长枝平滑,无毛,幼枝纤细略呈“之”形弯曲,紫红色或灰褐色,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cm,粗直,短刺下弯,长4-6mm;短枝短粗,长圆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单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6mm,长枝上的可达1cm;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长3-7cm,宽2-4cm,先端钝圆或圆形,具小尖头,基部稍偏斜,近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沿脉被疏柔毛;基生三出脉。花黄绿色,两性,常2-8朵着生于叶腋成聚伞花序;萼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5,倒卵圆形,基部有爪;雄蕊5,与花瓣对生,着生于花盘边缘;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2室.与花盘合生,花柱2半裂。核果长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5-2cm,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两端锐尖。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cm。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全国各地广为栽培,栽培品种甚多。

资源分布:原产我国,现亚洲、欧洲、和美洲常有种植。

药理作用小鼠灌服枣树皮(品种未鉴定)醇提物,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镇咳作用不明显;但如腹腔注射,则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性味苦;涩;温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涩肠止泻;镇咳止血。主泄泻;痢疾;咳嗽;崩漏;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洗目,昏者变明。

2.治腹泻,刀伤。〔《中药通报》2(3):122,1956〕。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土良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良姜药材名称土良姜拼音Tǔ Liánɡ Jiānɡ别名白草果、草果药、野姜、良姜来源为姜科姜花属植物土良姜Hedychium spicatum Buch.-Ham.的根

  • 梧桐白皮

    《中药大辞典》:梧桐白皮药材名称梧桐白皮拼音Wú Tónɡ Bái Pí别名梧桐皮(《履巉岩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

  • 棘叶

    《中药大辞典》:棘叶药材名称棘叶拼音Jí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叶。化学成分含芸香甙、小檗碱、原阿片碱、蜡醇、多量维生素C及苹果酸、酒石酸等。药理作用酸枣叶子具有麻

  • 总序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序绿绒蒿来源罂粟科总序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律草

    药材名称律草拼音Lǜ Cǎo别名勒草、葛勒蔓、来莓草性味甘、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3、尿血。治

  • 甘青青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青青兰药材名称甘青青兰拼音Gān Qīnɡ Qīnɡ Lán别名在羊古、唐古特青兰来源唇形科青兰属植物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

  • 丝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瓜子药材名称丝瓜子拼音Sī Guā Zǐ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

  • 大花细辛

    药材名称大花细辛拼音Dà Huā Xì Xīn英文名Largeflower Wildginger Herb别名花脸细辛、花叶细辛、翻天印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大花细辛Asarum ma

  • 甘草

    《中国药典》:甘草药材名称甘草拼音Gān Cǎo英文名RADIX GLYCYRRHIZ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 野山楂

    药材名称野山楂拼音Yě Shān Zhā英文名Nippon Hawthorn Fruit别名南山楂、小叶山楂、红果子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s Sieb. Et Z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