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备要》。即茯神木,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即刺三甲,详该条。
《圣济总录》卷十三方。荆芥穗二两,芍药、天麻、川芎、当归、煨三棱、黄芪、鳖甲(醋浸炙)、牛膝(酒浸焙)各一两,木香、人参、石膏、白术、羌活、款冬花、炒陈皮各半两,熟地黄、柴胡各一两半,防风、牡丹皮、大
详清营条。
本草著作。明姚可成(号蒿莱野人)撰。约成书于1642年。姚氏将明王磐(鸿渐)《野莱谱》更名《救荒野谱》;另收集草类四十五种、木类十五种,编成此书,名曰“补遗”。现存《借月山房汇钞》本等。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方。葛根三钱,黄芩、赤芍药各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水煎服。治瘟疫所发未尽,膜原尚有伏邪,隔数日再发热,脉洪大而数者。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即龟鹿二仙胶,见该条。
见《审视瑶函》卷五。即复明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视物异色。见复明散条。
指动作多变,辗转不安的症状。《灵枢·癫狂》:“饱则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