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李根皮

李根皮

《中药大辞典》:李根皮

药材名称李根皮

拼音Lǐ Gēn Pí

别名李根白皮(《金匮要略》)。

出处《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韧皮部

性味苦咸,寒。

①《别录》:"大寒。"

②《药性论》:"味咸。"

③《日华于本草》:"凉,无毒。"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归经长沙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下气。治消渴心烦,奔豚气逆,带下,齿痛。

①《吴普本草》:"治疮。"

②《别录》:"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

③陶弘景:"水煎含之,疗齿痛。"

④《药性论》:"治脚下气,主热毒,烦躁。"

⑤孟诜:"主女人卒赤白下。"

⑥《长沙药解》:"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含漱或磨汁涂。

复方①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甘草、芎藭、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匮要略》奔豚汤)

②治咽喉卒塞:以皂角末吹鼻取嚏,仍以李树近根皮,磨水涂喉外。(《菽园杂记》)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李根皮

药材名称李根皮

拼音Lǐ Gēn Pí

英文名Root-bark of Japanese Plum

别名李根白皮李根白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unus salicina Li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

原形态李 乔木,高达9-12m。树皮灰褐色,粗糙;小枝无毛,紫褐色,有光泽。叶柄近顶端有2-3腺体;叶片长方倒卵形或椭圆倒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密浅圆钝重锯齿。花两性;通常3朵簇生;萼筒杯状,萼片及花瓣均为5;花瓣白色,雄蕊多数;排成不规则2轮;雄蕊1,柱头盘状,心皮1,与萼筒分离。核果球形或卵球形,直径3.5-5cm,栽培品种可达7cm,先端常稍急尖,基部凹陷,绿、黄或带紫红色,有光泽,被蜡粉:核卵圆形或长圆形,有细皱纹。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沟路旁或灌木林内。

资源分布:除内蒙古、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多有分布和栽培。

性状根皮呈卷曲筒状,槽状或不规则块片状,长短宽窄不一,厚0.2-0.5cm。外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栓皮;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体轻,质韧,纤维性强,难折断。气微,味苦而涩。

性味苦;咸;寒;无毒

归经肝;脾;心经

功能主治降逆,燥湿,清热解毒。主气逆奔豚,湿热痢疾,赤白带下,消渴,脚气,丹毒疮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煎汁含漱或磨汁涂。

各家论述1.《吴普本草》:治疮。

2.《名医别录》: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

3.陶弘景:水煎含之,疗齿痛。

4.《药性论》:治脚下气,主热毒,烦躁。

5.孟诜:主女人卒赤白下。

6.《长沙药解》: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

7.《本草纲目》:李根白皮刮去皱皮,炙黄入药用。《别录》不言用何等李根,亦不言其味,但《药性论》云入药用苦李根皮,味咸,而张仲景治奔豚气奔豚汤中用甘李根白皮,则甘、苦二种皆可用欤?。

8.《本经逢原》:《药性论》云入药用苦李根皮,而仲景治奔豚气责豚汤用甘李根白皮,时珍疑为二种,不知仲景言甘,是言李之甘,《药性》言苦,是言根之苦,但宜用紫李根皮则入厥阴血分,若黄李根则入阳明气分矣。《别录》治消渴奔豚,大明治赤白痢下,《千金》烧存性敷小儿丹毒,甄权治消渴脚气,孟诜治赤白带下,皆取苦咸降逆气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大烟

    药材名称山大烟拼音Shān Dà Yān别名野大烟花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罂粟科植物黑水罂粟的全草及未成热的果实。秋季采收全草,果实在未发黄时摘下,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4

  • 白炭

    药材名称白炭拼音Bái Tàn别名火炭(《千金方》),无纹炭(《圣济总录》),木炭(《普济方》),焊炭(《经验方》)。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炭之坚紧无纹、烧时焰发白色者。功能主治治肠

  • 尖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槐藤药材名称尖槐藤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尖槐藤Oxystelma esculentum (L. f.) F. A. Schult.,以全株、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金刚藤头

    《中药大辞典》:金刚藤头药材名称金刚藤头拼音Jīn Gānɡ Ténɡ Tóu别名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和

  • 大金牛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金牛草药材名称大金牛草拼音Dà Jīn Niú Cǎo别名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不换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金不换Polygala glomer

  • 白毛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毛蛇药材名称白毛蛇拼音Bái Máo Shé别名石祈蛇、上树蛇、白毛伸筋、石蚕、毛石蚕、岩蚕、白毛岩蚕、老鼠尾来源为骨碎补科阴石蕨属植物圆盖阴石蕨H

  • 滇丹参

    药材名称滇丹参拼音Diān Dān Shēn别名丹参、小丹参、紫丹参、小红参、小红草乌、小红丹参、山槟榔、云南丹参、石山丹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云南鼠尾草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 秤砣梨

    《全国中草药汇编》:秤砣梨药材名称秤砣梨拼音Chènɡ Tuó Lí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革叶猕猴桃Actinidia coriacea (Finet et Gagne

  • 酸枣仁

    《中国药典》:酸枣仁药材名称酸枣仁拼音Suān Zǎo Rén英文名SEMEN ZIZIPHI SPINOSAE别名山枣仁、山酸枣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

  • 干冬菜

    药材名称干冬菜拼音Gān Dōnɡ Cài别名霉干莱(《纲目拾遗》),陈干菜(《本草再新》)。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茎叶,经盐腌蒸晒而成。原形态形态详"菘菜&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