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之一。其循行路线,据《难经·二十八难》载:“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又《灵枢·脉度》:“(阴)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
【介绍】:见吴元溟条。
病证名。清·罗应章《经验医库》:“气衰呕吐,是脾胃气虚不化。”症见呕吐,面白唇淡,形寒胃冷,口渴不欲饮水。治宜健脾益气。用加减六君子汤。参见脾虚呕吐症条。
病证名。指疳病头颈生核的证候。《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二:“由小儿嗜肥甘过多,虫因甘动,或饮食不调所致。”其症头颈生核,形如弹丸,按之转动不痛,内有一种米粉样物质(如颈淋巴结核);其毒侵及脏腑而成疳疾。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虬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博济方》。为亚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气结,指脾气郁结。脾主运化,忧思过度,则脾气不行,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①出《本草图经》。为莲子心之别名。②出《名医别录》。为野菊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