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末医家。字栗庵。浙江温州人。精于喉证。采集众说,择其精要,参以亲身经验,辑成《白喉条辨》一卷,论述病源,辨证及内、外治法,禁忌等。另撰有《本草时义》一书。
《金匮翼》卷三方。人参三钱,乌梅一枚,黄芪、当归、茯苓、陈皮各一钱,鳖甲、制何首乌、白术各二钱。为末,加姜,水煎服。治虚疟久疟,少气不食,亦治劳疟(即遇劳即发,经年不瘥)。
指儿生下时,头上戴有膜一片,粘腻如胶者。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喜气,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参见七气、九气条。
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门,指汗孔。开鬼门,即汗法。详该条。
指脾气、脾阳、脾阴不足所出现的各种证候。《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脾虚,论曰脾象土,位处中焦,主腐化水谷,通行营卫,
见博爱心鉴条。
见敖氏伤寒金镜录条。
即醋心。《齐民要术·作酢法》:“酢,今醋也。”详醋心、吐酸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雄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