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疸

心疸

病名。①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心癉,烦心,心中热葛根主之。”②《辨证奇闻》:“心疸之症,烦渴引饮,一饮水即停于心之下。时作水声,胸前时多汗出,皮肤尽黄惟两目独白、人以为黄疸也,谁知是心中虚热以成之乎。”治宜“补肝气以生心,泻其火湿以逐热。”方用泻肝利湿汤。参见黄疸有关条。

猜你喜欢

  • 白薄滑苔舌

    舌苔薄白而滑润的舌象。本舌比白微滑苔的苔上津液较多,似米汤敷于舌面,主外感寒湿,或体内素有寒痰宿饮(见《伤寒舌鉴》)。前者宜祛寒化湿,后者当温化痰饮。

  • 加减麻杏甘石汤

    《喉痧症治概要》方。麻黄四分,石膏四钱,浙贝母、杏仁、炙僵蚕各三钱,鲜竹叶三十片,射干八分,白莱菔汁一两,生甘草六分,连翘二钱,薄荷叶一钱,玄参一钱半。水煎服。治痧麻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痛或白腐,或

  • 小青鱼胆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 疏肝理脾丸

    经验方。见《中医临证学基础》(湖南中医学院)。鳖甲、茅根各15克,当归、赤芍药、五灵脂、蒲黄、茜草、柴胡、郁金、地龙各9克,鸡内金、青皮、枳壳各6克。为末,鲜猪肝18克蒸熟捣烂,炼蜜为丸,每服9克。治

  •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书名。又名《素灵类纂约注》。清·汪昂撰。3卷。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9篇,参考各家学说作了简要注

  • 趺阳

    ①经穴别名。《类经图翼》:“冲阳,一名会原,即仲景所谓趺阳也。”后有以趺阳作冲阳之别名者。见冲阳条。②即趺阳脉。《伤寒论·序》:“人迎趺阳,三部不参。”详趺阳脉条。

  • 五疫

    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等。《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 肾街

    肾气通行的道路。《素问·水热穴论》:“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

  • 溃疡病急性穿孔

    急腹症之一。属祖国医学胃腕痛、厥心痛范围。多由平素脾胃虚寒,肝气犯胃,复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气血骤闭而发为本病。症为胃脘部突发性剧烈疼痛,迅及全腹,腹硬拒按,汗出肢冷,恶心呕吐,气促脉数或脉微欲绝,

  • 杨氏家藏方

    方书名。20卷。宋·杨恢撰。刊于1178年。本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内容包括诸风、伤寒、中暑、风湿、脚气等共49类,1111方。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成药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