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即乌龙摆尾。见该条。
书名。清·王泰林编。本书系将薛雪《湿热条辨》的方剂汇编成歌诀,并加注说明。现有《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等。
见针方六集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碧天丸,见该条。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介绍】:见顾观光条。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前正中线胸骨剑突末端向上1.5寸处。一说“在鸠尾穴上1.5寸”(《中国针灸学》)。主治胃腕寒痛,喘息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证名。①指痰中带血。《素问·咳论》:“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详咳血、嗽血、咯血等条。②指血随唾液而出。多因脾不统血,肝不藏血,或肾水不足,阴虚火旺所致。脾不统血者,伴见心悸怔忡,睡卧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