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循经接气法

猜你喜欢

  • 唇(chún 纯)

    唇的异体字。详该条。

  • 黄花三七

    ①见《浙江中药资源名录》。为芋儿七之别名。②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蒲公英之别名。各详该条。

  • 透营转气

    又称透热转气。适用于热性病邪初传入营分的治法。热邪初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口渴或不渴、心烦不眠、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治法宜于清营解毒之中,配以清气分之药,引邪出气分,从外而解。可用

  • 野茄

    见《本草纲目》。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肾经寒痰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寒痰。详见该条。

  • 圆红散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二十号损象方。炙没药、降香各三钱,细辛四钱,桃仁、延胡索、白蒺藜各一两。为末,每服一钱,紫荆皮煎汤送下。治痧症血郁不散。

  • 灰黑干苔裂纹舌

    舌苔灰黑而干燥,满舌裂纹。主脏腑热盛,或热灼真阴。若脏腑热盛,热邪结实,可攻下;邪未结实,则宜清热生津;若真阴亏竭,可清热滋阴为治(见《辨舌指南》)。

  • 白花矮陀陀

    见《云南中草药》。为矮陀陀之别名,详该条。

  • 医师

    周代掌管医疗的最高官员。《周礼·天官》:“医师上士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郑康成注:“医师,众医之长。”后世随着时代变迁,其含义有很大的改变。近代凡医学

  • 臭杞子

    见《江苏药材志》。为枳椇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