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年老血崩

年老血崩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亦名老妇血崩,俗名血海败。指年老经断前后而患血崩之症。多因肾气天癸已将衰竭,身体虚弱,如因肝脾损伤,血失藏摄,或房室不慎而动命门之火气郁而动肝火,迫血妄行,冲任胞宫失于约制,而发为血崩。治宜先用加味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汉三七桑叶),后补益肝肾健脾,方用安老汤,或用白术熟地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以补精血。同时应作妇科检查,防止癌变可能。

猜你喜欢

  • 五粒回春丹

    即小儿回春丹,见该条。

  • 阳生于阴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阳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所代表的精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

  • 五黄膏

    《银海精微》卷下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黄丹。为细末,冷水或茶水调匀,将药放芙蓉叶上,贴二太阳穴。治目肿涩痛,局部喜凉者。

  • 四十三号鼎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蒲黄饮,见该条。

  • 六微旨大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阐述天道六六之节,应天气,应地理,主岁主时加临之六气,其所论各节内容至为精微,故名。文中还对宇宙万物的生长壮老已和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特别是生化方面作了反复的说明,同时对万物在气交

  • 心下支结

    证名。指膈上自觉有物梗阻而烦闷不舒。可见于外感和杂病的多种疾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伤寒论今释》卷四:“

  • 再生丸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 白云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 善后养正汤

    即养正汤,见该条。

  • 骑马痈

    病名。见《仁术便览》卷四。即悬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