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头发突然成片脱落的病症。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鬼舐头、油风毒、鬼薙刺、梅衣秃。由血虚生风,风盛血燥,发失濡养所致。多发于头部。起病突然,毛发干燥,成片脱落,皮红光泽,自觉痒如虫行或不痒。严重时
【介绍】:明代医家。字九万,号东溪。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较长时间旅居于广东、正德(1613年)时任医官。学术上宗张仲景和李杲为主,著有《节略医林正宗》一书。
【介绍】:见李信条。
补法之一。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
自汗证之一。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因肺气虚而表不固所致。症见自汗,咳嗽,气喘,乏力等。治宜补肺以固其皮毛,选用黄芪六一汤、玉屏风散、生脉散等方。参自汗条。
病证名。指半身不遂不由外邪所致者。多因气血凝滞,脉络不通,或痰火内作,饮酒酿湿,流踞经络而成。症有缓急。《症因脉治》卷一:“或一手、一指,先见麻木,一年半载,渐渐不能举动,此病起于缓者;或痰火内作,忽
病名。假孕症型之一。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症因经行者或举重物或犯房事,致经事不卒,瘀滞子宫,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瘀血,则腹胀自消。”方用血府逐瘀汤。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每日应期而发,似疟而非疟,故名。多因产后气血双虚,阴阳失调,或瘀血停留,荣卫不和所致。气血双虚,若有汗,每日午后而发者,治宜滋荣养气扶正汤(人参、炙黄芪、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青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