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陆川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即砭镰法。见该条。
见《医学正传》。即莲须,详该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蚕退纸之别名,详该条。
见五处条。
病证名。指肺、心、肝、脾、肾等五脏疟疾。因疟邪深伏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邪气深伏,并能为五脏疟。”详见各条。
病名。疟疾之一。指疟之三日一发者,亦称三阴疟。《素问·疟论》:“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杂病源流犀烛
病证名。指麻疹、痘疮之后,口腔溃烂的证候。见清·程永培《咽喉经验秘传》。清·吴、张氏《喉科秘旨》卷上:“痘余痧后口生疳,烂在牙龈痘毒传,若是见痧生满口,须从心胃二经参。”治宜清泻心胃二经之火。可选用清
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