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密花树

密花树

药材名称密花树

拼音Mì Huā Shù

别名狗骨头、打铁树、大明橘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密花树的叶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anea neriifolia (Sieb.Et Zucc.) Me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大灌木,高2-7m。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片革质,长圆状倒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7-17cm,宽1.3-6cm,先端急尖或钝,稀突然渐尖,基部楔形,多少下延,全缘,背面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伞形花序或花簇生,着生于具覆瓦状排列的苞片的小短枝上,小短枝腋生或生于无叶老枝叶痕上,有花3-10朵,苞片广卵形,具疏缘毛;花梗长2-3mm;花长(2)3-4mm;萼片卵形,稀圆形,长约1mm,具缘毛,有时具腺点;花瓣白色或淡绿色,有时为紫红色,基部连合达全长的1/4,花时反卷,卵形或椭圆形,具腺点,里面和边缘密被乳头状突起;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着生于花冠中部,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先端常具乳头状突起;雌蕊与花瓣等长或超过花瓣,花柱极短,柱头伸长,先端扁平。果球形或近卵形,直径4-5mm,灰绿色或紫黑色,有时具纵行腺条纹或纵肋,冠以宿存花柱基部,果梗有时长达7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2400m的混交林中或苔藓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至台湾各地。

性味淡;性寒

归经肾、膀胱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乳痈;疮疖;疹,膀胱结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用于膀胱结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藕粉

    药材名称藕粉拼音óu Fěn别名藕澄粉(《本草求原》)。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睡莲种植物莲的肥厚根茎-藕加工制成的淀粉。性味《医林纂要》:"甘咸,平。"功能主治益血,止血

  • 伞形梅笠草

    药材名称伞形梅笠草拼音Sǎn Xínɡ Méi Lì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伞形喜冬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maphila umbellata(L.)W.Barton(Pyro

  • 白千层叶

    《中药大辞典》:白千层叶药材名称白千层叶拼音Bái Qiān C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桃金娘科植物白千层的叶片,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1~1

  • 小叶鹅掌柴

    药材名称小叶鹅掌柴拼音Xiǎo Yè é Zhǎnɡ Chái英文名root of Littleleaf schefflera别名七叶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小叶鹅掌柴的

  • 龙葵子

    《中药大辞典》:龙葵子药材名称龙葵子拼音Lónɡ Kuí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茄科植物龙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化学成分种子含油2%。所含脂肪酸主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并含少量甾醇

  • 杜鹃花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药材名称杜鹃花拼音Dù Juān Huā别名红踯躅(《洛阳花木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纲目》),艳山红(《分类草药性》),艳山花、山归来(《贵州民间方药集》)

  • 水接骨丹

    药材名称水接骨丹拼音Shuǐ Jiē Gǔ Dān别名水窝窝、九牛造接骨丹(《陕西中草药》),地母怀胎草、水丁香、通经草,水兰花、菜子灵(《云南中草药选》)。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

  • 栲栗果壳

    药材名称栲栗果壳拼音Kǎo Lì Guǒ Ké英文名Exocarp of Chinese Evergreen chinkapin别名锥栗壳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林甄的

  • 竹叶防风

    药材名称竹叶防风拼音Zhú Yè Fánɡ Fēnɡ别名鸡足防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云防风(《中药志》),西防风(《四川中药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伞形科植物

  • 有柄石韦

    药材名称有柄石韦别名石韦、小石韦、长柄石韦、石茶、独叶草、牛皮草、金瓢羹、金茶匙、小尖刀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 Christ)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