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露置户外,任其日晒夜露。②药物剂型之一。参见露剂条。
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通常用以说明脏腑气化过程中,升清降浊机能紊乱,因而产生呃逆、胸脘痞闷、腹胀、腹痛、二便失调等症。
【介绍】:见何其伟条。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指施灸过程中患者所感知的温热、麻木、虫行样等感觉。这种灸感也可以向一定的方向传布或扩散。《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其艾火即随流注先至尾闾,其热如蒸,又透两外肾……。”即指此。
证名。指自怯畏惧之状。《证治要诀·怔忡》:“有痞塞不饮食,心中常有所怯,爱处暗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此名为卑惵之证,以血不足故尔,谷神嘉禾散加当归半钱,黄芪半钱。”此症多迁延难愈,宜养血补心
病名。见《痢证汇参》卷四。即蛊注痢。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马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苦芙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