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脐部,多见于婴幼儿。证治见疔疮条。
见《厘正按摩要术》。即胞络。详该条。
见《观聚方要补》卷八。即升麻葛根汤,见该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①五脏病邪的合称。《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邪在肝,则病两胁中痛,……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②指五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地榆四两,炙甘草三两。为末,每服五钱,加砂仁末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治结阴便血,腹痛不已。
即安胃片,见该条。
出《中山传信录》。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救偏琐言·放点证治准》。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林。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痘疹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