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
见溪谷条。
见溪谷条。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即水毒病。详该条。
古人牙齿保健法之一。《普济方》卷七十:“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摧伏诸谷,号为玉池,揩理灌漱,叩琢引导,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
《圣济总录纂要》卷九方。人参、黄芪(蜜炙)、杜仲(盐酒炒)、山茱萸各三分,鹿茸、天花粉、炙桑螵蛸各一两,炙鸡内金四枚,菟丝子(酒煮)一两半。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大枣煎汤送下,日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芫荽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周魁条。
对暑病耗伤津气的治法。例如,病者高热不退,口渴、烦躁汗多、神疲少气、苔黄白而干、脉虚数无力,可用《温热经纬》清暑益气汤。本方着力于益气生津,兼清暑邪。若虚人挟湿而病暑者,则以《脾胃论》清暑益气汤为宜。
见《本草纲目》。为青葙之别名,详该条。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出《太平圣惠方》。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丢了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