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指因饥饿致伤者。《景岳全书·饮食门》:“凡失饥伤饱,损及脾胃,多令人胸膈痞闷,不能消化……神体困倦,此皆脾气受伤,中虚而然。”饥饿损伤脾胃者,初宜少之子清稀
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遂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书名。孙鼎宜编撰。初刊于1932年。共六种:《伤寒杂病论章句》、《伤寒杂病论读本》、《难经章句》、《明堂孔穴》(附《针灸治要》)、《脉经钞》、《医学三言》。
十二经别之。出《灵枢·经别》。即足厥阴经别,见该条。
见《中药志》。为白茅根之别名,详该条。
道教观房的别名。指炼丹药的所在。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为螺厣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治条。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