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哮喘

哮喘

病名。①哮证喘证的合称。哮,主要指呼吸气急而喉间有痰鸣声。喘,主要指呼吸迫促。哮与喘在发作严重时均可见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哮常并见喘,而喘则未必见哮。《医学正传·哮喘》:“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详哮证、喘证条。②指哮证。见《丹溪心法·哮喘》。因哮证发作时常兼见喘逆气急,故习称哮喘。《景岳全书·喘促》:“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凡哮喘证,一般有发作时,有间歇时,发作时则喘息气促或喉有痰声,间歇时,则喘平,呼吸如常。哮喘危症多难治。《证治汇补·喘病章》:“发汗如油,汗出如珠,抬肩撷肚,直视澹语,鼻扇口开,及胸前高起,脉络散张,手足厥冷,脉散及数者死。”参见哮证、喘证条。

猜你喜欢

  • 釜底抽薪

    属寒下法。用寒性而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泄大便以泻去实热的治法。本法即如抽去锅底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的温度一样,故名。参见寒下、急下存阴各条。

  • 梁学孟

    【介绍】:明代医生。字仁甫。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认为十二之病,大半是火造成,著有《痰火颛门》一书。

  • 天星根

    见《广西中草药》。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 经来音哑

    病证名。即经行音哑。详该条。

  • 前发际

    ①额部上方的头发边缘部。②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位于太阳穴直上3寸,当发际处。主治颜面疔疮。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③即发际穴,见该条。

  • ①约束、控制。《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约为遗溺。”②规则、法则。《素问·五常政大论》:“服有约乎?”③屈曲、皱缩。《灵枢·本藏》:“爪直色白无约(皱纹)者,胆直。”《针灸甲乙经》:“膀胱……

  • 里内庭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足底,当第二、三趾骨间,与内庭穴相对处。主治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胃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眼胞

    见《脉经》。即眼睑。详该条。

  • 神仙沉麝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方。没药、血竭、沉香、麝香、朱砂各一两,木香半两,甘草二钱。为细末,用甘草熬膏,搜和为丸,姜盐汤嚼下。治气痛不可忍,及妇人产后血崩。

  • 季豆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胡芦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