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气虚引起的咳嗽。多因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所致。《症因脉治》卷二:“气虚咳嗽之症,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方用四君子
古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著《陈氏小儿方》1卷,已佚。
【介绍】:见庄一夔条。
见王之翰《女科胎产百病》。即胎前怔忡。详该条。
【介绍】:见周荣条。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下唇粘膜,与承浆穴相对处。主治黄疸,瘟疫,口噤,口臭,面颊肿;以及齿龈炎,口腔炎等。点刺出血。
痫病的统称。见《景岳全书·癫痫》①指以牲畜叫声和发病形态命名的痫病。①指马、羊、鸡、猪、牛等五痫(《名医别录》)。②指犬、羊、牛、鸡、猪等五痫《小儿药证直诀》)。②指五脏痫。(《婴童百问·惊痫》)。③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黄带。详该条。
见《女科备要》。即交接出血,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