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闭,详该条。
见景岳新方砭条。
见《药物出产辨》。为山药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孟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热者无用燔针。
简称针感,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酸、麻、重、胀或触电样等感觉反应。不同针感的出现,和患者的体质、病种、针刺的部位以及刺激量的大小有关。凡进行针刺治疗,一般均要求有适当的针感,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至于针刺
见《陕西中草药》。为鸭儿芹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著《女科万金方》1卷。
指鼻中隔。实际由三骨组成,即鼻软骨、筛骨正中板、犂骨。
病证名。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寒吐食不化,不恶食。”小儿脾胃嫩弱,寒气易伤,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吐出物为青涎夹奶,四肢不温。治宜温中化食。用香砂六
出《素问·金匮真言论》。即砭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