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斋主人
【介绍】:
见年希尧条。
【介绍】:
见年希尧条。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相反。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全蝎半两,天麻三钱,制苍术一两,附子(炮,去皮脐)、草乌(生,去皮脐)各二钱。为细末,空心温酒调下。若久病脚气缓弱,每服一字,空腹豆淋酒送下;骨中痛,嚼胡桃肉,酒调下。治肾
书名。见《通志·艺文略》。1卷(《嘉祐本草》作2卷)。梁·陶弘景撰。掌禹锡谓:“《药总诀》……论夫药品五味寒热之性,主疗疾病及采蓄时月之法,凡二卷。一本题云《药象口诀》,不著撰人名氏,文字并相类。”
指湿浊邪气阻遏清阳,蒙蔽头部孔窍,出现神志昏蒙和听觉障碍的病机。《温热论》:“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体育疗法之一。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导源于古代的“吐纳导引”,有坐、卧、站等姿式。经近年的实践研究,初步认为专心用功,用调息、意守等方法,调整呼吸之气,使其逐步达到缓、细、深、长,
病名。泛指足部皮肤及趾甲以炎性、增生性为主的皮肤病。多因代谢障碍或生物、物理刺激而引起。主要有趾甲类、趼子类、足瘊子类及脚癣四种。证治详各该条。
经穴名。代号BL5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腨肠、直肠。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腘窝横纹中点直下5寸,当腓肠肌肌腹中央;或于合阳与承山两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另说“在胫后,从脚跟上七寸”(《备急千
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位于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即脏气。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疟疾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和治疗原则,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