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假地豆

假地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异叶山蚂蝗、田吊子、血筋草、拐仔草、铺地藤、乌蝇羽

来源豆科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DC.,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散瘀消肿。主治泌尿系结石,跌打瘀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1~2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假地豆

药材名称假地豆

拼音Jiǎ Dì Dòu

别名假番豆

出处《陆川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密子豆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茎柔弱,成丛,卧地或扩展,被毛,长30~60厘米。3出复叶;具小托叶;小叶近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1~3厘米,侧生小叶常较小或有时缺,先端钝,两面均被紧贴的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疏离;小苞片卵形,膜质,锥尖,被毛及有线条;花柄被毛,长为萼的2~3倍;萼长约2毫米,钟形,5深裂,上面2裂齿合生为一;花冠淡紫色,长约4毫米,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连着;雄蕊2体;子房无柄,花柱内曲,柱头头状。荚果矩圆形,膨胀,长6~10毫米,稍被毛,有很细的横脉纹,成熟后变为黑色。种子6~8颗,肾形。花期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边及屋边草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

性味性凉,味淡。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清热利水。治小便癃闭,砂淋,白浊,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白背杨

    药材名称白背杨拼音Bái Bèi Yánɡ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春、夏季采收。原形态乔木,高10~35米。幼枝密生白色绒毛;冬芽圆锥形,有白色绒

  • 铁海棠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海棠药材名称铁海棠拼音Tiě Hǎi Tánɡ别名万年刺、千脚刺、鸟不宿、麒麟花、刺蓬花、刺仔花、有刺日日有来源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铁海棠Euphorbia milii C

  • 刺血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药材名称刺血红拼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

  • 地牯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药材名称地牯牛拼音Dì Gǔ Niú别名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来源脉翅目

  • 大管

    药材名称大管拼音Dà Guǎn别名野黄皮、白骨走马、鸡卵黄、山黄皮来源芸香科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 (Lour.) Tanaka,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

  • 单鞭

    药材名称单鞭拼音Dān Biān别名三两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东方野扇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occa orientalis C.Y.W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鲜用或

  • 南天竹子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子药材名称南天竹子拼音Nán Tiān Zhú Zi别名红杷子(王玷桂《不药良方》),天烛子(《三奇方》),红枸子(《现代实用中药》),南竹子(《广西中药志》

  • 黄麻

    药材名称黄麻拼音Huánɡ Má别名苦麻叶、络麻来源椴树科黄麻属植物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以叶、根及种子入药。夏秋采收,分别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

  • 木莲

    药材名称木莲拼音Mù Lián别名木莲果来源木兰科木莲属植物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 (Hemsl.)Oliv.,以果、树皮、根皮入药。树皮、根皮全年可采,果实在

  • 猪肤

    《中药大辞典》:猪肤药材名称猪肤拼音Zhū Fū别名猪皮(《汤液本草》)。出处《汤液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含水分46%,蛋白质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