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似疟

似疟

病证名。指如疟非疟的一类病证。《医贯·疟论》:“世间似疟非疟者多。世人一见寒热往来,便以截疟丹施治,一截不止则再截,再截而止,止而复发复截,以致委顿,甚或因而致毙者有之,是不可不辩也。经曰,阳虚则恶寒,阴虚则恶热。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阳气下陷于阴中,则恶热。凡伤寒后、大病后、产后、劳瘵等证,俱有往来寒热,似疟非疟,或一日二三度发,并作虚治。但有阳虚、阴虚之别。阳虚者补阳,如理中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姜桂,甚则加附子,诸方中必用升麻柴胡,以提出阴中之阳,水升火降而愈。医书中有论及之者矣。至于阴虚者,其寒热亦与正疟无异,而阴疟中又有真阴真阳之分,人所不知。经曰,昼见夜伏,夜见昼止,按时而发,是无水也;昼见夜伏,夜见昼止,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是无火也。无水者,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六味汤主之;无火者,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八味汤主之。世人患久疟而不愈者,非疟不可愈,乃治之不如法也。……又有恶寒恶热,如疟无异,面赤如脂,口渴不甚,吐痰如涌,身以上热如烙,膝以下自觉冷,此真阳泛上,肾虚之极,急以附子八味地黄汤,大剂冷饮而热退,继以人参建中汤调理。”参如疟条。

猜你喜欢

  • 晏晡

    即黄昏,指戌时。《灵枢·病传》:“冬大晨,夏晏晡。”张景岳注:“晏晡戌时也。”参见十二时条。

  • 滋水涵木

    运用滋肾阴而达到润养肝阴的方法。用于肾阴亏、肝阴虚、肝火有余的证候。表现为头目眩晕、眼干发涩、耳鸣颧红、口干、五心烦热、腰膝痠软,男子遗精,妇女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弦数,可用干地黄、山茱萸、枸杞子

  • 顾元交

    【介绍】:清代医家。字焉文。江苏毗陵(今武进)人。尤长于本草,辑有《本草汇笺》(1660年)一书。

  • 偷针窝

    病名。即针眼。详该条。

  • 边头风

    病名。①指患乳蛾同时并发剧烈头痛者。《重楼玉钥》卷上:“此症一边头痛如破,或左右红肿如核(指乳蛾)。……惟下元虚者,多致此疾。”②指内科头痛症之偏于一侧者。

  • 刘裕铎

    【介绍】:参见吴谦条。

  • 目扬

    指怒目圆睁,炯炯逼人之状。《灵枢·论勇》:“勇士者,……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

  • 手指节发

    病名。《疡医准绳》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 证道秘书

    气功学丛书。清·济一子(傅金铨)编辑。本书汇集以内丹为主的气功学专著十种,其中傅氏自撰者有:《拓溪录》、《赤水吟》、《天仙正理读法点睛》、《道海津梁》、《丹经示读》;编集他人著作有:《外金丹》、《内金

  • 大罗伞

    ①见《广西中草药》。为山大颜之别名。②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八爪金龙之别名。③见《广州植物志》。为朱砂根之别名。④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三对节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