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诗经》。即瓠子,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蔡英本草经》4卷。已佚。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大腹皮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叶霖条。
病证名。指妊娠以后发生的肢体肿胀。根据肿胀部位和症状的不同,有子肿、子气、子满、皱脚、脆脚、胎水肿满等名称。详各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肛门内外皆有,遇大便即出血疼痛。”又名混合痔。指生于肛门齿线上下,在同一方位和括约肌间沟消失的痔。参见内痔、外痔条。
【介绍】:宋代医家。著《小儿药证》一卷,已佚。现有从《医方类聚》的辑本。
明代以前针灸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四个经验穴,即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针灸聚英·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说明头项、面口、肚腹、腰背部的病症,不论是虚实
出《素问·气穴论》。即腑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