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妊娠疟。详该条。
病名。《医门补要》卷中:“阴湿鼓胀,寒湿留着中焦,清阳不布,满腹坚胀,面黄,不渴,不食,脉沉迟,宜通阳汤。”参见鼓胀条。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
与温针对举。指单纯针刺之法。
小肠在承受胃中饮食以后,进行消化和分清别浊的过程。其中饮食精微在小肠吸收后,由脾转输到身体各部;糟粕部分下注大肠,部分水液泌入膀胱,成为大小便排出体外。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廊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吴得夫集验方》7卷,已佚。
病证名。因产后失血伤阴,阴虚生热,热伤肠络所致。治宜养血清热。方用四物汤加味(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