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恶露不下

产后恶露不下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第卷八十。多因产后外感受寒凉或内伤生冷,寒邪乘虚侵袭胞脉,瘀阻冲任。或因气血虚弱,产后益虚无血可下所致。寒袭胞脉者,兼有小腹胀满,刺痛无时,治宜散寒活血化瘀,生化汤加减;中气虚弱者,兼见小腹乍痛乍止,或绵绵作痛,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加炮姜、肉桂

猜你喜欢

  • 应指

    ①泛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②疮疡辨脓扪诊方法之一。即引手。见该条。

  • 灰包菌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勃之别名,详该条。

  • 香参丸

    ①《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方。人参、生蒲黄、麦门冬(去心)、当归各半两,生地黄一两,炙甘草二钱半。为细末,炼蜜为丸,小弹子大,每服一丸,温水化下,日三至四次。治心脏热盛,舌上出血。②《种福堂公选艮方》

  • 补脾

    即健脾。详该条。

  • 双眼龙叶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巴豆叶之别名,详该条。

  • 肯綮(qing 庆)

    筋骨结合的地方。《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 疮毒

    痘疮的病因。《痘疹方论》:痘疮“凡身壮热,大便坚实,或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皆疮毒未尽,用四味射干鼠粘子汤。”

  • 问斋医案

    书名。清·蒋宝素撰于1850年。全书分心、脾、肺、肾、肝五部,各部以病证分门,共43门,每门列举诸证以辨证处方。

  • 藕汁茯苓饮

    《金匮翼》卷二方。茯苓、炒蒲黄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生藕汁、小蓟根汁、生地黄汁调下。治蓄热吐血。

  • 一杯倒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