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鳅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疗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栀子、柴胡、黄芩、连翘、防风、荆芥、赤芍药、甘草、当归尾、灯心、金银花。为粗末,水煎服。治肝风郁滞,生疮有脓者。若渴,加天花粉。
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形状如刀圭的圭角,一端尖形,中部略凹陷。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图7
出《辨证录·受妊门》。指无子女。参见不孕条。
病名。出《素女经》。指不孕症。参见不孕条。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痫。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胃虚或命门火衰所致的呕吐。《景岳全书·杂证谟》:“凡胃虚作呕者,其证不一,当知所辨。若胃脘不胀者,非实邪也;胸膈不痛者,非气逆也;内无热燥者,非火证也;外无寒热者,非表邪也。无食无火而忽为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额疽发生在左右额角者。见该条。
【介绍】:见张曜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