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二人上马

二人上马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能利尿、通淋、清神、顺气、散结。①位于手背第四与第五掌骨小头之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二人上马,在小指下里侧,对兑边是穴,治小便赤涩清补肾水。”②又名上马。一手有二穴:位于手掌面第五掌指关节横纹和第五掌骨底处。《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二人者,我之大、食二指也。上马者,以我大指尖,按儿神门外旁;又以我食指尖,按儿小指根横纹旁;掐之,清补肾水,治小肠诸气,最效。”

猜你喜欢

  • 湿痰发热

    病证名。指痰湿内停,郁久所致的发热。《丹溪心法·发热》:“湿痰发热,炒片芩,炒黄连,香附,苍术。右为末,用瓜蒌穰丸。湿痰,夜发热,以三补丸加白芍药为末。”详发热、痰积发热,痰症发热等条。

  • 许氏医案

    书名。清末许恩普撰。本书收载许氏医案30余则,以内科杂病、妇科病证治为主。审证较细致,尤重切脉。案中有用外治、蒸熏疗法获得良效的治验。现有《三三医书》本。

  • 脉诀乳海

    脉学著作。6卷。清·王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刊于1891年。王氏据高阳生《脉诀》予以注释发挥,颇多独到的见解。但书内如营卫循行等内容,杂以玄虚的解释,是其不足之处。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臑痈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病藕包、藕包、藕包毒。臑即上臂,指生于上臂之痈。由风温或风火邪毒凝结而成。初起状如粟米样疹,或起一粒僵疙瘩者,逐渐热焮肿痛,以至绕臂臑漫肿。无晕者为顺,有晕者为逆。其症轻

  • 脉暴出

    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病程中原见微细欲绝之脉,突然跳动显露。多属病情危笃,阴阳离决之候。

  • 轻方

    与重方相对而言。用药力较轻的药味组成,以治疗轻浅病证的方剂,如辛凉轻剂桑菊饮。

  • 肺痈嗽

    病名。指肺痈病的咳嗽。《万病回春》卷四:“肺痈嗽者,口中辟辟燥,嗽即胸中隐隐痛,嗽伤肺叶而成也。先用保肺治嗽药,后用收敛疮口,以合欢树皮、白及、白敛煎服。”《校注医醇賸义·咳嗽》:“肺气壅塞,致成肺痈

  • ①拘泥。有所顾忌的意思。《素问·五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②证名。筋病证候之一。拘为筋脉牵强不伸。常与挛、急并称,如拘挛、拘急等。多由湿热、风寒或血虚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

  • 失荣

    古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又名失营。因情志所伤,肝郁络阻,痰火凝结而成。病生于颈项,初起微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坚硬如石,固定难移;后期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气血渐衰,形容瘦削,状如树木失去荣华,故

  • 水剑草

    见《本草纲目》。为石菖蒲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