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龙珠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古今医鉴》卷十二:“妇人鸡爪风,因月家得此,不时举发,手足挛束如鸡爪状,疼痛难伸。于左右膝眼两旁各有一小窝共四穴,俗谓之鬼眼,各灸三壮即愈。”多因产后血亏,筋失所养,复感风寒所致。无汗者,治宜
病证名,双眼内斜视之俗称。属目偏视,又名通睛,详该条。
指性味平和的方剂。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从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即恶疮。见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臭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疔疮外治法之一。见清·过铸《增订治疔汇要》。先将疔头用瓷片刺破,寻活蜘蛛一个,越大越好,放疔上,蜘蛛自能奔赴刺破处,吸拔其毒,少时蜘蛛不动即取下,放冷水中自活。如不愈,用蜘蛛再行吸拔,或另取蜘蛛用之,
见《中药大辞典》。为茵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