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医学

中医学

书名。江苏新医学院编。分上、中、下篇。上篇为中医基础,分述阴阳脏腑经络、病因、诊法辨证治法、药物及方剂;中篇为中医临床,介绍内科、儿科、妇科、外科伤科、五官科多种疾病;下篇针灸和新医疗法,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新医疗法、常见疾病治疗、针刺麻醉等。末附药物、方剂、中医病名索引。全书临床部分采用现代医学病名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和辨证论治,治法上汲取了验方草药,内容比较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和祖国医学遗产的发掘进展情况。于197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齿燥

    指前板齿(门牙)干燥不润。新病齿燥,伴有垢秽、口臭等,多属肺胃火盛,津液大伤。久病齿燥如枯骨样,多属肾阴严重亏耗,病多危重。

  • 龙蜜瓜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 寒痉

    病证名。小儿痉证之一。外感寒邪而致的痉证。清·吴鞠通《解儿难》:“风寒、风湿致痉者,寒痉也。风寒咳嗽致痉者,用杏苏散。”见于乳幼儿各种感染,如上呼吸道炎、肺炎等引起的惊厥。

  • 谢克庵

    【介绍】:见谢以闻条。

  • 表热证

    证名。指感受风热阳邪所致的表证。《赤水玄珠·论表里热》:“有表而热者,谓之表热。”症见发热,恶风,头痛,口渴咽痛,咳嗽痰黄,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治宜辛凉解表。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参见热证条。

  • 始胎

    指开始呈现人的形态的胚胎。《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三月始胎,当此之时,血不流,形像始化。”

  • 牙齿虫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虫,是虫食牙,又食于齿,亦令牙齿疼痛。皆牙齿根有孔,虫居其内,食牙齿尽,又度食余牙齿。”参见牙虫、齿虫条。

  • 纹浮

    即指纹浮现。主初感外邪,病尚在表。

  • 上品锭子

    《外科理例·补遗》方。白矾二两,乳香、没药各三钱五分,牛黄三钱,白砒一两五分。先将砒末入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以炭火煅令烟尽,取出研细末,后加余药末,糯米糊和为梃子,状如线香,阴干,每次一锭放疮内,疮

  • 猫蓟

    出《本草经集注》。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