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七制香附丸

七制香附丸

《医学人门》卷八:七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七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米420克

制法上药分七份,一份同当归60克,酒没;一份同莪术60克,童便浸,一份同牡丹皮艾叶各30克,米泔浸;一份同乌药60克,米泔浸;一份同川芎、玄胡索各30克,水浸;一份同三棱、北胡各30克,酷浸;一份同红花乌梅各30克,盐水浸。春三夏二,秋七冬十日晒干,取单香附为末,浸药水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虚百损,气血不调,月水前后,结成症瘕;或骨蒸发热,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80丸,临卧用酒送下。

摘录《医学人门》卷八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七制香附丸

药方名称七制香附丸

处方香附(醋制)3.42干克 生地 生白芍当归熟地各120克川芎120克 艾炭60克白术(麸炒)益母草各120克甘草30克 山萸肉(酒制)60克 炒枣仁60克茯苓(去皮)120克 生阿胶天冬各60克砂仁45克人参(去芦)30克黄芩60克 延胡(醋制)45克

制法用生艾叶30克,小茴香30克,大米30克,三味熬透去滓取汁,再和鲜牛乳210克,大盐(化水)21克,拌方内香附,浸透微炒,和群药共为细粉,黄酒泛小丸。

功能主治开郁顺气,调经养血。治血滞经闭,胸闷气郁,两胁胀猜,饮食扶少,四股无力,或腹内血块,攻审作痛,及寒湿白带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加减升葛汤

    药方名称加减升葛汤处方升麻4分,葛根1钱,大贝母3钱,元参3钱,连翘2钱,天花粉1钱5分,金银花5钱,甘草1钱,黄芩1钱,归尾3钱,石膏3钱,薄荷1钱,芦根5钱。功能主治疮毒见阳明风热证候者。摘录《治

  • 二味隔纸膏

    药方名称二味隔纸膏别名二圣膏处方石膏(煅)、枯矾各等分。功能主治臁疮,湿毒疮。用法用量二圣膏(《仙拈集》卷四)。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耳底散

    药方名称耳底散别名耳底白龙散处方枯矾3钱4分,黄丹3钱4分,青花龙骨3钱4分,麝香7厘。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解毒止痒,杀菌消炎。主耳内肿痛流脓水;耳膜炎。用法用量耳底白龙散(原书吉林方)摘录《全国中

  • 加味三才封髓丹

    药方名称加味三才封髓丹处方天冬、生地、党参、黄柏、炙草、砂仁、龙胆草、山栀、柴胡。功能主治肝经湿热下流阴器,疏泄失常,封藏不固,以致遗精、早泄,胫酸,耳鸣,口苦,心烦,尿黄,便干,苔黄,脉浮大弦数者。

  • 法炼石灰散

    药方名称法炼石灰散别名地黄散处方地松、地黄苗、青蒿、苍耳苗,赤芍药5两(捣研,入少许水,浓换取汁),石灰3升(新者),生艾汁3合,黄丹2两半(后入)。制法取5月5日,或7月7日,于日中修合;以前药汁,

  • 二茸丸

    药方名称二茸丸处方紫菀茸1两,鹿茸1两,枇杷叶1两,款冬花1两,杏仁1两,木通1两,桑白皮1两,大黄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吐血,酒色过度。用法用量临卧白汤嚼下。摘录《医统》卷四

  • 安神妙香丸

    药方名称安神妙香丸处方丹砂半两(研如粉),松脂3两(炼10次,取1两半),鹤虱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狗脊(去毛)半两,贯众半两,雄黄(研如粉)半两,蜡2两,蜜(炼)1两,乳香1两(研如

  • 五疳消食圆

    药方名称五疳消食圆处方麦蘖、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芜荑,各等分。炮制为细末,粟米糊为圆,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八痢,杀腹脏虫,疗疳劳及走马,牙齿唇烂,肚大青

  • 理郁升陷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理郁升陷汤药方名称理郁升陷汤处方生黄耆18克知母9克当归身9克桂枝尖4.5克柴胡4.5克乳香(不去油)9克没药(不去油)9克功能主治治胸中大气下陷,又兼气分郁结,经络湮瘀者。用

  • 加减运痰汤

    药方名称加减运痰汤处方人参2钱,茯神1两,益智仁1钱,菖蒲1钱,泽泻5钱,肉桂5分。功能主治痰症。由于火郁于心,终日吐痰,少用茶水则心下坚筑,短气恶水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