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药》。即水翁花,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素无他症,而过期经行者,此气血不足也,宜服十全大补汤。如食少而脾胃素弱,过期经行者,此气衰血少也,宜服异功散合芎归汤,兼服地黄丸。”
急惊风的四种症候,出《古今医鉴》。即惊、风、痰、热。惊,指昏詀惊叫,恐惧不安;风,指牙关紧闭,口角牵引,窜视搐搦,项背反张;痰,指痰涎壅盛,满口痰沫,或痰鸣如锯;热,指高热詀妄,唇颊焮红,二便秘涩,烦
新生儿保健法。出《千金要方》。《医宗金鉴》卷五十:“拭口,婴儿初生,须用软棉裹指,拭净口中不洁。继以燕脂蘸茶清,擦口舌齿颊之间,则不使一切口病生矣。”
民族药著作。李耕冬等编。载彝医植物药106味。涉及药用植物53科151种。重点论述彝医配方用药经验,彝汉医用药的异同。书后附药物图谱116幅。1990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出《本草经集注》。即桐叶,详该条。
书名。广州中医学院编。本书是在《中医喉科学讲义》(1960年版)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从呼吸发声、辨识五味、脏腑关系等方面论述咽喉、口舌生理特点;从邪
病证名。系指舌吐出口外不收。《证治准绳·杂病》:“舌出不收心经热甚及伤寒热毒攻心,及伤寒后不能调摄往往有之。”参见舌纵条。
①四季的气候阴阳盛衰。②古人以一日里分为四时,即朝(平旦)、日中、日入(暮)、夜半,候人体的阴阳盛衰。《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
病证名。又名胎赤眼。即初生儿眼睑及结合膜充血、糜烂。《太平圣惠方》:“夫小儿眼胎赤者,是初生洗目不净,令秽汁浸于眦中,使睑赤烂,至久不差,故云胎赤也。”见于新生儿急性包涵体性结膜炎。治宜清热解毒,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