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胞虚如球、悬球。多由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症见胞睑浮肿,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张氏医通》卷八:“谓目睥浮肿如球也。以两手掌擦热拭之,少平,顷复如故
即麻子仁丸,见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玉米须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审视瑶函》。系用相应脏腑的功能而命名者。即传道廓。详该条。
证名。《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因项背强直,使身体向后反折如角弓状,故名。多见于痉,破伤风等病症。参见痉、破伤风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虫形如蟹,为筋肉所化,走于皮中作声如儿啼。用雷丸、雄黄等分末,掺猪肉上,炙肉食之。”供参。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①《证治准绳·杂病》认为即兑廓,络通下焦,“肾与下焦相为脏腑,关主阴精化生之源,故曰关泉廓”。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关泉廓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扁豆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葱豉汤第二方,见葱豉汤条。
书名。3卷。明·夏英编撰并绘图。约撰于15世纪末。上卷绘五脏侧面图及经脉流注图说;中、下卷分绘十二经及任督二脉循经经穴共14图,图后为该经循行、腧穴、主病等歌诀及其注文。注释主要根据《灵枢》原文及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