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梁翰芬《眼科学讲义》。即上胞下垂。详该条。
病名。《刘涓子鬼遗方》卷四。“阳气大发,消脑,名曰脑漯。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头乘心者,不治。”即脑疽。详该条。
【介绍】:见李冠仙条。
指腓骨,位于骨之外侧。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
即木香黄连汤作水丸。治证同。见木香黄连汤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审视瑶函》卷三方。升麻、白芷、葛根、薄荷、石膏、陈皮、川芎、炒半夏、甘草各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治阳明经头风头痛,身热口渴。
骨名。掌骨和指骨的统称。
针刺疗法之一。指在刺入穴位的针具上,用电针机通电,将电流刺激和针刺结合起来的治疗方法。我国在解放前就有报道,近年来应用更为普遍。临床操作时,选取两个适宜穴位,进针得气后,即可按电针机使用要求给予电流刺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阳明主阳经之里,故为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