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即鲜生地,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合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候多同胃火。详胃热条。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彝医药著作。系聂鲁等根据民国八年者的抄本和流传在迤施河一带的民国十年抄本翻译整理而成。载药273种,植物药214种,动物药52种,矿物药7种,对药用部分、性味、功能主治、用量做了全面阐释。收载53种常
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属阴属阳两大类型的人。参见阳人、阴人条。
①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广明之下,名曰太阴”。本经多血少气。因位于三阴经的最表层,故有“太阴为开”之说。②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
指内发的热毒。表现为痈疮、发斑或吐血、衄血,神志不清,舌绛,苔焦甚或起芒刺,脉浮大而数或六脉沉细而数等。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五风变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