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见素问遗篇条。
见素问遗篇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三。即酒刺、粉刺。详各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前部论病的标本和刺法的逆从,后部论病的移传,故名。文中还列举了泄泻、中满、烦心几个病证的缓急证治,说明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的法则以及传变的各种症状。
即四神丸第三方,见四神丸条。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病证名。亦名经来下肉胞、经来下血胞。《妇科易知》:“经水过期,其人腹大如鼓,月经来时血中夹物如虾蟆子,并见昏迷不知人事者。宜气血双补法。方用十全大补汤。”相当于葡萄胎,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经闭腹大如鼓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见流注指要赋条。
见《本草原始》。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世代行医,永卿继承家学精习医术,任平江路医学教授。
骨名。即肱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