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 叱腮

    病名。指患喉痹时合并腮腺肿痛者。《本草纲目》稻附方:“喉痹、叱腮。用糯米三升,……水调如膏药,贴项下及肿处,一夜便消。干即换之。当令湿为妙。”

  • 蛲疳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①其症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甚则危及生命。即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生长部位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岩通癌)、

  • 弄产

    病名。指妊娠后期,胎忽乱动,而脉象并无即将分娩的征象。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卷三:“怀孕六、七个月或八、九个月,偶略曲身,胎忽乱动。二、三日间或痛或止,或有水下,惟腰不甚痛,脉未离经。名曰弄产。”

  • 遵生集要

    中医丛书。又名《醒医六书》。清·杨润、曹施周辑刊。收有吴有性《瘟疫论》、杜清碧《舌镜》、景冬阳《增补方论》、戴天章《存存书屋摘抄》、无名氏《咽喉总论》、倪东溟《产宝家传》等六种。现有嘉庆四年(1799

  • 唇腆(tiǎn 忝)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唇肿粗厚。

  • 杨氏提纲

    见杨氏提纲医方纂要条。

  • 扶桑骨伤

    病名。脑骨伤之一。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扶桑骨即颞骨蝶骨相接处。打扑损伤,局部焮肿、青紫、疼痛、头晕,甚则昏迷不醒。余证治参见脑骨伤条。

  • 冷漏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孔内出白脓黄水不止者是也。”即慢性感染所致的漏症,时流脓水者。

  • 麻疹紫黑

    病证名。麻疹热极则颜色紫黑。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遇紫色,内热极也。”内热上迫于肺,则伴有呼吸迫促,口唇、指甲青紫、发绀。治法参见麻毒陷肺条。如热毒深入营者,则伴有皮肤发斑,吐血,衄血,治宜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