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古潭
【介绍】:
参见孙一奎条。
【介绍】:
参见孙一奎条。
【介绍】:见张锡驹条。
书名。4卷。清·罗美撰。刊于1675年。本书是作者综合《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所写的论文集。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作者根据《内经》原文参考各家注释予以阐述。现有
出《瀛崖胜览》。即冬瓜,详该条。
【介绍】:见张柏条。
【介绍】:见翁晋条。
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毫针,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又《九针论》云:“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现代的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坚韧锋利,方便耐用。亦有用金、银或其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漏下之血色赤,淋沥不断。参见经漏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
背的侧部,相当于肩胛下至第十二肋间部位的总称。
书名。4卷。宋·杨士瀛撰。本书将小儿诸病分为:初生、变蒸、惊、中风、疳、积、热、伤寒、痰嗽、脾胃、丹毒、杂证诸门,每门各列疾病子目,分别介绍证治与方论。此书原刊本已佚,今存本为明·朱崇正重校复刊本,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