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又名何寓、丹穴、幽谷、赤。《素女经》:“深内茎刺婴女。”即阴道穹窿。
出《救荒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石斛之处方名,详该条。
全舌色红,有两条纵行灰色干燥苔。见于温热病,为内热炽盛,邪结胃腑之象,证见壮热谵语、循衣摸床、神昏撮空等,急用苦寒泄热攻下(见《伤寒舌鉴》)。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指聚集在肛门外的痔疮。相当于外痔、环状混合痔、肛漏等病。治疗见内痔、外痔条。
证名。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即目昏。详该条。
古刺法名。①指针刺浅深不同的三种刺法。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的刺入,最后刺入更深的部位,以产生针刺感应,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灵枢·官针》:“所谓三刺则谷气出者……始浅刺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深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