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皮
见《玉局方》。即樟树皮。详该条。
见《玉局方》。即樟树皮。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五脏各有阴有阳,阴阳各有盛衰之变,五火是指五脏之亢阳。《素问·解精微论》:“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张志聪注:“一水,谓太阳之水;五火,五脏之阳气也。”王冰注:“五火,谓五脏之厥阳。”
书名。又名《瘟证羊毛论》。清·随霖撰于1795年。随氏认为羊毛瘟属于伏气温病,虽不多见,较易误诊误治,遂撰此书以详论本病证治。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指内侧缘。《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即水毒病。详该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少阳络脉,见该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九。证治同金创。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瘰疬成串而生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编:“瘰疬……其症之成也,往往三五成群,牵连成串,故有疬串之称。”②马刀挟瘿的俗称。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卷六:“马刀蛤蛎之属,痈形似之,挟瘿者发于结瘿
【介绍】:明末医生。字思兰。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撰有《医案》一卷(1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