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牵斜

风牵斜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指全身或颜面局部疾病所致口眼斜者。亦称风引斜、风牵僻、风牵偏外障、口眼斜外障、唇睑相邀。常由风、痰、湿等病因引起。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睛珠自然欹侧,而顋唇亦歪在一边。”可见眼睑闭合不严,目珠斜偏呆定于一侧,腮、口唇与眼睑相牵颤动,尚可兼见头目眩晕,甚则半身不遂等候。治宜祛风通络,除湿涤痰,用正容汤排风散加减,亦可针刺,选用颊车合谷地仓人中承浆瞳子髎等穴。全身症状显著者,当结合全身证候,辨证施治

猜你喜欢

  • 非位

    运气术语。指不当其位。《素问·六微旨大论》:“非位,岁不与会也。”

  • 臂腰

    病证名。闪挫腰痛的古称。《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腰者,谓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痛也。”详闪挫腰痛条。

  • 细叶莠竹

    见《广州植物志》。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 体厥

    厥证之一。指热极反见身冷如冰者。《温疫论》:“阳证阴脉,身冷如冰为体厥。……今元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投大承气汤,嘱其缓缓下之,脉至厥回,便得生也。”参见

  • 枕骨的简称。《素问·骨空论》:“头横骨为枕。”

  • 无应候

    证名。见应候条。

  • 伤寒论浅注补正

    书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7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的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并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由于唐氏试图用中西汇

  • ①《内经》十二脉之一。超越尺部而下臂的脉象。《诊家正眼》:“曰覆者,自尺部下达臂间,血有余也。”②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来头小本大。《诊家正眼》:“曰覆者,头小本大,病在表也。”

  • 乌睛

    眼的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 睛胀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睛高突起,由风热痰饮,渍于脏腑,蕴积生热,热冲于目,致眼珠突起,是名睛胀。”即突起睛高。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