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练江
【介绍】:
见顾澄条。
【介绍】:
见顾澄条。
即寸口,脉诊部位。《素问·经脉别论》:“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故将气口称为寸口。详寸口条。
【生卒】:1486~1700【介绍】:明代医家。字廷采。祁门(今安徽祁门)人。长于本草,晚年曾以七年功夫,五次易稿,编成《本草蒙荃》一书,用对语体裁对药物产地、性味、采集、储藏、辨别、使用方法等方面,
指胞睑生疮。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甚则寒热交作,饮食减少。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
医话著作。6卷(一作7卷)。明·黄承昊撰。初刊于1635年。黄幼年多病,自称“凡方书所载之症十患四五,本草所载之药亦十尝四五。”遂取“三折肱成良医”之义,题名为《折肱漫录》。书中记录了黄氏亲身阅历,分
【介绍】:明代医生。字世彦。浙江绍兴人。世医出身,在当地以医术闻名,性格慷慨,乐于助人。著有《名医抄》、《经验良方》等书,皆佚。
手太阴的经筋。《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救必应之别名,详该条。
主里热证。黄色越深,表示邪热越重。微黄薄苔,为外感风热。黄厚干燥,为胃热伤津,若老黄而燥裂,则属热极。黄而厚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舌质淡、苔微黄而润,则属脾虚有湿。色黄而淡润的厚苔是浊苔,多属湿滞
【介绍】:见金铭条。
即肝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