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雄黄中毒

雄黄中毒

病名。因外用或误服雄黄过量中毒。中毒症状及解救法,参砒霜中毒条。

猜你喜欢

  • 极泉

    经穴名。代号HT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举臂开腋取穴。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外侧为腋动脉。主治心痛,目黄,胸胁痛,腋下肿,肩臂不举等。直刺0.5~

  • 抢舌风

    病名。《喉科心法》:“抢舌风,着力咯出血,即愈。”即飞扬喉。详该条。

  • 内关外格

    脉象。脉过于尺下部位,为阳气关闭于内,阴气被格拒于外,故称。《难经·三难》:“遂入尺为复,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 风栗壳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 洗手叶

    见《陕西中草药》。为山胡椒叶之别名,详该条。

  • 内钓

    病证名。出《幼科发挥》。惊风的一种证型。临床以内脏抽掣,腹痛多啼为特征。多由内伤寒冷所致。因寒则拘急,内脏掣痛。明·陈治《幼幼近编》:“内钓属脾胃虚寒,寒主收引,故伛偻拳曲,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也。”治

  • 面色缘缘正赤

    形容满脸通红。太阳病未解,并传阳明时出现的病色。阳明之经循于面,阳气郁发于表,故面色红赤。治宜发汗解表。《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

  • 风胜则动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偏胜则病症表现摇动性或游走多变的特点。如游走性的关节肌肉疼痛、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斜、卒然昏仆等。

  • 六甲

    出《隋书·经籍志》。指怀孕。

  • 肺寒壅嗽

    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小儿肺气虚弱,忽感寒邪而引起的咳嗽。症见咳嗽微喘有痰,痰多清稀,面色淡白,流清涕。治宜温肺散寒。用百部丸(《证治准绳》:百部、麻黄、杏仁、甘草)。